医学领域对盆腔复健医学的探讨

医学领域对盆腔复健医学的探讨

白福光王勇利俊文南贺

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

本文发表在《医药前沿》

摘要:从康复和心理学来看,盆腔系统研究如何把康复和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盆腔系统健康各个方面。包括在疾病过程中如何应用有关康复和心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本研究将从医学领域对盆腔复健医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领域;盆腔复健;康复;心理

 

盆腔复健医学是一门研究范围介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学、自然疗法医学软伤医学等内容广泛的课题。因此,它是医学的分支科学,从医学的分支学科来看,盆腔复健医学研究医学中的功能康复问题,包括各种的盆腔结构、神经、循环的生理病理特点,或不同健康和疾病阶段的变化等。

一、盆腔系统的正常解剖

所谓盆腔系统,包括骨盆以及附属的肌肉韧带,骨盆范围内的神经、循环、淋巴以及盆腔容纳的生殖器官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

1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2、骨盆内有髂腰肌群,骨盆底有盆底肌群,骨盆外肌群由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及相应肌腱、及筋膜组成。3阴部神经由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阴蒂阴茎背神经及肛门神经(又称痔下神经)。分布于会阴、阴唇、阴蒂、阴茎、阴囊、肛门周围。骨盆内神经丛主要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自腹主动脉前神经丛分出,分为:①卵巢神经丛: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②骶前神经丛:在宫颈旁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于宫体、宫颈、膀胱上部。分别功能有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纤维交感神经使平滑肌和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则使其舒张。4、骶淋巴管与膀胱淋巴管、子宫淋巴管、腹股沟浅淋巴管、睾丸和附睾淋巴管、阴茎浅淋巴管、性腺淋巴管都与腰干淋巴管相连。5、阴部静脉动脉、性腺动脉静脉、闭孔动脉静脉、骶内外动静脉、直肠上动静脉等组成盆内循环。6、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前列腺、睾丸、阴茎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共同组成盆腔脏器群。[1]

二、盆腔系统主要疾病

盆腔复健医学复健范围

心理源性生殖泌尿科疾病、神经源性生殖泌尿科疾病循环淋巴瘀滞性生殖泌尿科疾病、骨盆移位性生殖泌尿科疾病、软组织损伤性生殖泌尿科疾病:

神经功能性痛经神经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盆底肌松弛神经性性功能障碍神经性功能性不孕神经性卵巢囊肿生殖股神经卡压征会阴神经卡压征瘀滞性功能性不孕循环阻性盆底瘀滞瘀滞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循环瘀滞性盆腔肿瘤循环阻性腺肌症盆腔瘀阻性慢性炎症骨盆移位性盆底肌痉挛骨盆移位性盆底肌松弛神经卡压性慢性炎症盆腔免疫性慢性炎症心理源性内分泌紊乱征心理源性妇科综合征心理性性功能障碍功能性月经紊乱征功能性盆内组织瘤变功能性慢性盆内炎症功能性盆腔痛功能性不孕功能性盆内组织脱垂功能性漏尿功能性性功能障碍功能性便秘便溏等。

三、盆腔复健医学的相关研究

归纳起来盆腔复健医学的研究主要包括:(1)研究生理、心理、病理改变在盆腔系统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盆腔结构及功能变化对盆腔健康、疾病发展的关系及其机制;(3)研究盆腔复健技术在盆腔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盆腔系统亚健康及慢性病发展的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复健过程能恢复及结构调理的途径与方法;(6)研究如何将盆腔复健技术应用于人类盆腔系统健康促进及疾病的防治。

 

2008年白福光医师及王勇医师发现盆腔内外很多疾病原因是由于盆腔系统结构与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这就是盆腔复健医学的起源。现在的盆腔生殖、泌尿、大肠等功能性慢性病的原因80%都是盆腔相关神经、循环、淋巴、组织液通道挤压、卡压等压迫原因所造成的。

 去除疾病的原因、可以使健康恢復,发现相关组织结构异常,更可以预防疾病再复发。施行盆腔复健可以使患者恢复盆腔系统健康,更是我们作盆腔复健的目的。

 人类有与生具来优秀的自然治愈力其中心机构就是人类正常的结构与新陈代谢功能。我们可利用这种最优秀的自然治愈力来调理治疗盆腔系统疾病,而盆腔系统复健就是让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正常化使自然治愈能力发挥最大作用更使疾病恢复正常、这就是盆腔复健的目的。

 近年来我们一些盆腔复健医学学者的研究调査报告中发现盆腔慢性炎性疾病、骨盆相关软组织酸痛、盆腔内肿瘤、盆内盆底器官功能下降等,做盆腔复健有最大的改善果。而且,盆腔系统相关其的慢性重大疾病,及一些因盆腔神经、循环、淋巴系统、组织液通道异常而引的症状,经由盆腔复健技术,而使这些慢性病、重大疾病得到改善、恢复健康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盆腔复健技术是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成员在临床实践当中,逐渐总结摸索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技术,盆腔复健技术内容的理论依据、应用侧重点均与国际上多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盆腔复健技术更多的是应用手法、针法、心理干预等自然疗法,探索人体身心健康密码,触发激活人体自愈力。

盆腔手疗法:盆腔手疗法是医学界手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样是医者用手施行各种术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患者的特定部位以进行诊断分析和复健治疗的一种技术操作。其特点为定点、定位、定层、定量,特色在于精准、轻巧、安全、无痛,对盆腔神经压迫、循环淋巴瘀滞、软组织粘连、骨骼脏器位移有特效。

盆腔针疗法:盆腔针疗是根据病根点理论总结出的一套针刺少、不留针、效果好的特色针法。子母病根点理论来源于主编白医生大量的临床总结,一个病证往往有一个最主要的根点,辨准根点,一针到位其效立见。

心理干预:错误的认知、负面的情感都会影响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影响功能,从而产生或放大病症发展。合理巧妙的化解异常心理,是解决心理应激、身心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也是医生取得患者信任的捷径。

 

结论

总之,盆腔复健医学是研究盆腔系统功能、结构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医学系统交叉学科,是根据整体观和系统观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解剖结构变化在盆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在盆腔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影响问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与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当应用适当合理的方式恢复结构和功能,大部分相关疾病得以恢复。

感谢王勇、利俊文、南贺、林国靖、何元帅对本论文提供的帮助及指导

 

参考文献:

 

[1] 托尼·史密斯著左焕琛译人体: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图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4-186

[2] 吴绪平常见妇儿科疾病针刀治疗与康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8-110

[3]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下)最终版文汇出版社2009:1101-1140

[4] 高木幹市新徒手矯正法エンタプライズ1990:197-204

 

 

 

上一条:盆腔复健学总序 下一条:盆腔复健医学浅析
分享到: